古典家具分兩類,一是具有收藏價值的舊式家具,二就是仿明清式家具。
? ? 古典家具主要分為兩類:
? ? 上薄黃花梨交椅
? ? 1、有價值的舊式家具,主要指的是明代至清代四五百年間制作的家具,這個時期是中國傳統家具制作的頂峰時代。這部分家具已具有了文物價值,因而價格不菲。因為原材料奇缺,從民間收購到的舊家具越來越少,賣一件少一件,因而舊式家具是只漲不跌。
? ? 紅酸枝圈椅
? ? 2、仿明清家具,是現代的技術工人繼承了明清以來家具制作工藝生產和銷售的家具,不過這樣的古典家具也是用上好的材料制作的,因而價格也很貴。
? ? 在購買仿制的古典家具時,要在材質上分清,是花梨木還是雞翅木,是酸枝木或是紫檀木的,都很有講究。如果一件古典家具標明是酸枝木或是紫檀木的,而價格卻很便宜,那一定不是真的。如果標價符實,還要看它的具體材質,因為每一種材料也分高、中、低檔。比如紫檀木就有十幾種,進料時1立方米從幾千元到十幾萬元的價格都有,因而作為非專業的消費者很難分清,這就要求消費者在購買時要到信譽良好的廠家和商店中去購買。
如果看上了一件價格不菲的古典家具,更要找個懂行的人同去。選購時,要仔細檢查家具的每一處外觀和細部,如古典家具的腳是否平穩、成水平狀;榫頭的結合緊密度,查看是否有蟲蛀的痕跡;抽屜拉門開關是否靈活;接合處木紋順暢不順暢等。
? ? 對家具價值普遍存在的一個認識誤區是,它的價值取決于木料。許多藏家認為,只要是黃花梨、紫檀的家具就能升值,不管多貴也可以買,這就是典型的 “唯材質論”。其實,對家具而言,木料只是藝術載體,就如雕塑用的石膏、畫畫用的紙。再好的紙,如果用它寫了一筆俗字,就只是廢紙一張。沒有藝術水準的家具,只能停留在使用層面,并不具備藝術品升值的潛力。 ? ?
? ? 目前中國惟一出產黃花梨的海南,黃花梨已基本處于枯竭的狀態,很多人為了牟取暴利,甚至把黃花梨的根都挖出來。大量珍貴的木材面臨枯竭,市面上卻充斥著用珍貴木材粗制濫造的仿古家具,多數沒有任何藝術造型、工藝可言,只能作為材料論斤購買,沒有任何收藏價值。
? ? 中國古人在家具的選材上十分考究甚至到了苛求的地步[1],例如:古典家具的經典用材,黃花梨、紫檀、大紅酸枝等就具備了五大優點,筆者稱之為“老紅木”(本文所指的“老紅木”是專指清代以前中國古典紅木家具的經典用材,如:黃花梨、紫檀、大紅酸枝等)五德:
? ? 一曰:“質堅”即:材質要堅硬、沉重、細密、耐腐,這樣才能世代相傳。人類有史以來唯獨中國人選擇了用紅木這么堅硬的材質來做家具,據說這與明中期古中國的冶煉技術獨步全球有關,由于冶煉技術的發達與木工刨子的發明為古典家具的升級提供了物質基礎,又由于航海技術的發展加之明代開放海禁、鄭和七下西洋,帶動了與東南亞、古印度等國的貿易交往,大量的硬木來到了中國,為古典紅木家具的制造提供了良材和利器,更重要的是中國人骨子里的傳世思想,于是,中國紅木古典家具應運而生。
? ? 二曰:“紋美”即:木材紋理千變萬化,美如圖畫。傳世家具的材質的紋理當然就要美輪美奐。自從明代硬木家具取代髤漆家具成為宮廷的主流家具,“老紅木”的天然紋理美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像黃花梨的紋理千變萬化,如“鬼臉”、“貍斑”、山水紋、水波紋、虎皮紋、綢緞紋、芝麻紋、葡萄紋等等,明代工匠便以簡潔明快,不飾雕琢的藝術手法加以表現,從而成就了明代光素家具以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特色登上了世界家具文化的藝術巔峰。
? ? 三曰:“色艷”即:材色高貴艷麗、姚黃魏紫。如黃花梨色彩豐富,由金黃、赭黃、褐赤到紫黑諸色。如紫檀的紫色,紫氣東來高貴雅致、雞血紫檀鮮紅艷麗、牛毛紫檀沉穩內斂、金星紫檀光華耀眼、再如大紅酸枝的棗紅色,喜慶華貴。
? ? 四曰:“味香”是指:“老紅木”都能散發獨特高雅的香氣,如黃花梨的降香味,紫檀的檀香味,紅酸枝的酸香味,能沁人心脾、延年益壽。因此用老紅木制作的家具暗香浮動、馨香悠遠。降香黃檀還是一味中藥,有降壓 血,提神醒腦的功效。檀香紫檀自古就是名貴香料,古代的才子佳人用其制成香筒、香囊、帶在身邊或制成香料、香薰,在吟詩詠詞或讀書習字時焚上一炷香頓覺神清氣爽、飄渺登仙。
? ? 五曰:“性潤”即:一是指油性好,材質堅而不腐,剛中有柔,紫檀、黃花梨材質的雕刻性能特好,正如馬未都先生所說“橫”雕刻時即使將木纖維切斷,雕件也不會斷裂,這就為木雕藝人施展才華技藝提供了舞臺(物質條件)。仙游和東陽的木雕大師利用紫檀和黃花梨雕刻人物、花鳥、珍禽異獸毫發畢現,“妙”。正因為材質油潤、柔韌、雕刻的作品能保持數百年不變形、不斷裂、不朽不腐。二是指晶瑩剔透、珠圓玉潤。即用“老紅木”制成的家具經過研磨、拋光處理后能產生若隱若顯、透明或半透明的熒光效應,像綢緞如琥珀美玉般瑩潤,打磨后可不上漆,手感潤滑細膩如嬰兒肌膚,把玩后很快形成包漿,滋潤可愛。
? ? 人們對藝術性家具、新仿明清紫檀、黃花梨等紅木仿古家具愛好與收藏群體不斷擴大,以及藝術品市場逐漸成熟,名貴材料越來越稀少,需求大于供給的矛盾越來越明顯,加劇了新仿紫檀、黃花梨古典家具行情在價格上的拉升。
? ? 就目前市場而言,家具大體分為大路貨實用性家具和品高藝術性家具兩大類。品高藝術性家具不單具備實用性價值,同時具有文化、藝術、欣賞收藏價值和投資價值。因此消費者在選擇家具時應充分考慮家具本身的價值,只有藝術性高的家具才經得起市場的檢驗,才具有長久的使用壽命和投資升值潛力。
? ? 古典家具收藏熱持續升溫,中國古典家居元素廣受歡迎。淘“老家具”似乎也成為了一種潮流、一種投資。連歐洲老家具也開始加入中國古舊家具市場的競爭。
收藏時要注意以下三點:
? ? 首先,古典家具收藏不能一味注重材質和年代,一些藝術品位高,做工精良的家具也值得收藏。當今人們對家具價值有一個很大的誤區,認為它的價值取決于木料,現在許多收藏家認定只要是黃花梨、紫檀的家具就升值,不管多貴也可以買,這就是典型的“唯材質論”。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家具越老越好,年代久遠的家具更具收藏價值。這兩種觀點都是不可取的,評判古典家具應該是全方位的,應從珍稀性、材質、藝術性、認知度、保持性等多方面去評判古典家具的價值。
? ? 其次,選購古典家具時要注意品評,走馬觀花買東西特別容易上當。胡德生提醒購買者,一定要在業內人士的陪同下購買古典家具。“現在基本上可以這樣說,各大商場是沒有老東西了,大部分人所見到的古典家具都是仿古家具。當然仿古家具也屬于古典家具,同樣具有一定的收藏、欣賞和使用價值。”
? ? 第三,就是一味研究書本知識不行,想收藏古典家具一定要多去市場上轉轉,多看多比較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 ? 國家級古家具專家、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北京市文保文物鑒定中心鑒定專家胡德生提示您:明代家具和明式家具是有區別的,明代家具和明式家具是兩個概念,不應混為一談。他說,明代家具顧名思義就是明代生產的家具,而明式家具是明代生產的優秀精品家具,具有很突出的特點,能集中表現明代家具的優秀風格。具有一個年代突出特點的家具才是收藏的佳品。
? ? 胡德生提醒說,初涉古典家具收藏的朋友一定要多了解基本知識,同時要根據自己的財力,綜合考慮藏品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不能盲目去收藏。
如何選購古典家具是一個很專業的問題,那一般藏友怎樣才能挑選到質量上乘的古典家具呢?胡德生給提供了一種簡潔、實用的“三步法”,即5米之外宏觀觀察;3米之外看造型風格;1米之內觀察材質紋飾,經得起“三步法”推敲的東西可以收藏。
? ? 具體來講,胡德生以一件紫檀雕龍畫案為例:站在5米之外遠看,這件家具會讓你眼前一亮,吸引你的目光。為什么?因為它線條流暢,整個造型舒服,加上雕龍的造型、搭配協調靚麗,整體使這件紫檀雕龍畫案變得端莊大氣。這叫“5米之外看宏觀”。這時,你再走近些“3米之內看造型”,靜觀3分鐘,3分鐘后千萬別沖動購買,一定要多看多比。最關鍵的一步是冷靜地走近1米之內看材質:仔細觀看圖案線條是否流暢、材質是否真實、做工是否精細、雕工是否精美、拋光是否到位。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除了要注意古典家具的外形、顏色、線條,更要留心觀察木紋,觀察是否 用蠟拋光打磨,如果漆罩得特別厚顏色又特別亮的話,那就特別值得懷疑,可能動過手腳。過了這三關,藏友基本可放心把紅木家具買回家了。
? ? 作為我國古典家具中的精華,明清家具以其做工精細、文化底蘊十足、升值空間巨大而自然成為收藏家們四處收集的寶貝。然而,古代家具與其他門類的文物一樣,也有作假現象,且作偽的手法越來越高明。古代家具的作偽,已成為每個家具收藏、愛好及研究者無法回避的棘手問題。其實,古典家具看似真偽難辨,其實只要作假,好多地方都會露出馬腳。
? ? 柴木老家具
? ? 柴木老家具的作偽,主要有兩個方法:制造使用痕跡和用古家具的零件拼湊。
制造使用痕跡:在新做好的家具上潑上淘米水和茶葉水,然后擱在室外的泥土地上,任它日曬雨淋,兩三個月里反復幾次后,木紋會自然開裂,油漆龜裂剝落,原木色澤發暗,顯出一種歷經風雨的舊氣,仿佛幾十年上百年的時間就濃縮在里面了,很能騙過外行。真品的水漬痕一般不超過一寸,作偽的往往會超出許多。
對一些使用頻率比較高的家具,如桌子、箱柜,作偽者通常在表面用鋼絲球擦出痕跡,上漆后再用茶杯燙出印跡,用刀劃幾道印子,看上去真像用了幾十年一樣。
為了做出包漿,有些作偽者常用漆蠟色作假,甚至使用皮鞋油。而自然形成的包漿,摸上去沒有絲毫寒氣,反而有溫潤如玉的滑溜感,而新做的包漿有黏澀阻手的感覺,并且有一股怪味道。如細心觀察,不難辨出真偽。此方法也是最為常用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為了達到更加逼真的效果,有些老板還在家具的抽屜板上做出被老鼠咬過的缺口,或用蟲蛀過的老料做到關鍵部位上,更絕的是,養了蛀蟲專門蛀出特殊的效果。
? ? 拼湊家具
? ? 往往利用木材種類不易分辨的特點,以較差木材制作的家具,混充較好木材制作的家具。懂得木料的消費者只要對家具的各個組成部分仔細比較就不難看出。這種不倫不類、既少實用價值又缺收藏價值的古代家具,一般人極易上當受騙。也有利用完整的古代家具與一般木料混雜拼湊拆改成多件,以牟取高額利潤。具體做法是,將一件古代家具拆散后,依構件原樣仿制成一件或多件,然后把新舊部件混合,按照原有樣式組裝成各含部分舊構件的兩件或更多件家具。最常見的實例是把一把椅子改成一對椅子,詭稱都是舊物修復。此種作偽手法最為惡劣,不僅有極大的欺騙性,也嚴重地破壞了珍貴的古代文物。
來源:古典家具網
【提示】正大新聞版權歸屬正大所有,如有轉載,請說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