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著“天下第一石”美譽的靈璧石,集形、質、色、紋、聲諸美于一身,在源遠流長的中國石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古往今來公認的賞石瑰寶。
靈璧石美名流傳千古,諸多才子佳人珍藏若寶。南唐李煜不戀江山愛美石,宋徽宗盡搜奇石建艮岳,乾隆御筆盛贊“天下第一名石”,歷代帝王鑄字鎦金,使靈璧石身價倍增。
近年來,歷史悠久的靈璧石收藏迎來新一輪高潮,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尋石、藏石、賞石行列,收藏隊伍和市場規模蔚為壯觀。
?
南京正大2013年拍品? “一葉隨風”靈璧石
文化:才子佳人的珍寶
靈璧石因產在安徽省靈璧縣而得名。早在《尚書·禹貢》中,就有徐州上貢“泗濱浮磬”的記錄。另據《枸櫞篇》載:“泗水之濱多美石”。這里的泗濱美石就是靈璧石。
五代、兩宋時期是靈璧石文化的繁榮期。而開“癡迷型”賞石風氣之先的,則是那位多愁善感、極富藝術家氣質的南唐后主李煜。李煜藏一方研山(中有墨池的奇石),為稀世之寶。據《靈璧供石考》記載,這方研山徑逾尺,共36峰,各有其名,峰洞相連,錯落有致,下洞三折而通上洞,中有龍池,天雨津潤,滴水少許于池內,經久不燥,池水可治眼疾。其后,米芾拜石,東坡寫竹得石等名人佳話也朝野皆知。
此一時期,也是靈璧石史上第一次大開采時期。從公元1051年宋仁宗到靈璧縣(時虹縣)采靈璧磐石,到宋徽宗在開封平地建“艮岳”,成百年間征用了大量靈璧石。
南京正大2013年拍品 “神龍擺尾”靈璧石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三次改道靈璧縣欣賞靈璧石,并欣然御題“天下第一石”。清代愛石者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曹雪芹和蒲松齡。蒲松齡珍藏的一方歷史名石“海岳石”,現珍藏在蒲松齡紀念館內,被列為國家珍貴文物。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遨游太空時,自豪地向全世界播放悅耳的《東方紅》樂曲,那清脆悠揚的旋律就是用靈璧磐石制作的編磬演奏的。
藝術:與書畫意境相通
靈璧石受推崇,根本原因是其高雅、奇絕超過了其他石種。
據了解,靈璧石是10億年前的海藻化石,經古泗水億萬年的波濤沖擊,具有獨特的魅力:一是無論大小,天然成形,千姿萬態,具備“皺、瘦、漏、透”諸要件,意境悠遠;二是靈璧石肌膚往往巉巖嶙峋,溝壑交錯,粗獷雄渾,紋理豐富,韻味十足;三是色澤以黑、褐黃、灰為主,間有白色、暗紅、五彩、黑質白章等,多姿多彩;四是“玉振金聲”音質美,輕擊微扣都可發出琤琮之聲,余韻悠揚。
南京正大2013年拍品 明?靈璧石賞石
靈璧石集形、質、色、紋、聲五美于一身:形之美,美在千姿百態;質之美,美在滑如凝脂;紋之美,美在風月霜乳;色之美,美在氣韻蒼老;聲之美,美在玉振金聲。它美在自然天成,美在似與不似之間,與書法和寫意畫相通。
靈璧石獨具妙音,古人將其寫入石譜大加贊美。有的靈璧石具有八種以上聲音,可敲出一首美妙動聽的名曲。那絢麗的色彩、流暢的花紋,或似人若馬、栩栩如生;或小橋流水,天然成畫,可謂一石一世界,一石一亙古。它是掌中山河,案上乾坤,令人百看不厭。飯后茶余細細品味,領略無窮情趣。
【提示】正大新聞版權歸屬正大所有,如有轉載,請說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