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筆筒在古代文具中出現得最晚,大致到了明朝晚期,文人的案頭才設置筆筒。這與一般人的想象有些出入。筆筒造型簡單,一般口底相若,呈筒形,少有大的變化。比起其它文具,筆筒簡單而實用,可在明朝中葉之前,文房用具中卻沒有筆筒。
筆筒的前輩大致有筆架、筆床、筆格幾種。唐詩人杜甫在《題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一詩中有“筆架霑窗雨,書簽映隙曛”之句,讀來小景美不勝收。筆架何樣?宋朝魯應龍在《閑窗括異志》中有準確描述:“遠峰列如筆架?!边@使人對宋人案頭常置石頭有了功能上的了解。宋元明清大量傳世的筆架山,應該就是置放毛筆的一種文具。唐朝的另一位詩人岑參在《山房春事》詩作中又有另說:“數枝門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筆床?!贝矠榕P具,顯然筆置于筆床定為平放。明人文震亨在《長物志》筆床條中稱:“筆床之制,世不多見,有古鎏金者,長六七寸,高寸二分,闊二寸余,上可臥筆四矢?!本唧w而形象。這類筆床,文震亨批評說:“最不美觀,即舊式,可廢也?!?/span>
明 黃花梨如意紋束腰筆筒
尺寸:21×17厘米
說明:筆筒黃花梨木制,用料名貴,一木旋切而成,口沿打洼,腰部略收,浮雕如意云紋。刀法純熟,線條簡潔優美,顏色素雅沉靜,皮殼亮麗,包漿醇厚,案頭清供上乘之選,極具陳設價值和收藏價值。
清 黃花梨詩文筆筒
尺寸:10×12.4厘米
說明:筆筒以黃花梨木為材,木質細密,紋理清晰??诔蕡A形,筒身筆直,陰刻人物紋和詩一首“無花無酒過清明,與味瀟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兮與讀書燈。”署名董廷桂,落款“序芬”。董廷桂(清)字序芬,號西堂一作西酉,上海諸生。書法李邕,精繪事,尤擅長墨菊。并嫻醫理。
黃花梨隨形筆筒
尺寸:21×22×24厘米
說明:筆筒由隨形黃花梨原木制作,造型奇特別致,紋路細膩優美,色澤黃艷雅靜,木制結構細膩,油性十足,是不可多得的隨形筆筒,案頭清供的上乘之選。
黃花梨隨形根雕筆筒
尺寸:22×22×16厘米
說明:此筆筒采用黃花梨樹根與樹干過渡處制作而成,選材名貴,制作精細。樹干內部旋切圓洞,樹根座落,穩重大氣。整器不施雕工,素雅大方,色澤沉靜,氣韻質樸。
紅木嵌螺鈿筆筒
尺寸:19×17.5厘米
說明:筆筒為紅木挖膛而作,體量碩大,器形規整。器身用螺鈿鑲嵌二龍戲珠圖,一條升龍,一條降龍,形態威武,氣勢威嚴;嵌“海水江崖”圖,寓意江山永固;嵌花卉紋,寓意“富貴榮華”。
【提示】正大新聞版權歸屬正大所有,如有轉載,請說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