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一個木匠的收入=基本工資+安家費*2+餐補+獎金+探親掃墓假+交通報銷
“六級木匠,相當于中級知識分子”
當年這句爛大街的話,絕對不是一個玩笑。早在乾隆中期,一個造辦處的外調木匠的收入,就已經超過了當時的七品縣官。
清代統治者這種對于木匠的尊重與優待,直接導致了清代家具的飛速發展。而這個大量容納民間木匠進入的機構,就是造辦處。
清代的皇家造辦處設立木作始于康熙年間。
清宮造辦處是清宮制造皇家御用品的專門機構。康熙年間建于養心殿,又名養心殿造辦處。康熙三十年(1691年)移至慈寧宮以南,直至1924年末代皇帝溥儀出宮之前,造辦處為宮禁服務達二百多年。
末代皇帝溥儀在養心殿院內
造辦處是由皇帝特派的內務府大臣管理,各類專業作坊先后有六十余個,包括玻璃廠、匣裱作、琺瑯作、木作、自鳴鐘處、如意館等等,與皇室的起居息息相關。
造辦處內,中西藝人和民間匠師高手云集,極品制作不計工本,耗銀無數,是宮廷生活奢靡鋪張的縮影。
清乾隆 紫檀云紋器座 造辦處官造
剔紅牡丹紋漆盤(局部)
“木作”,便是造辦處中的一項。那我們不禁要問——皇宮造辦處的木匠們都來自哪里?
其實,主要來自兩個地區:一是廣東,一是江蘇。
歷史上廣東和江蘇的手工業十分發達,是著名的家具產地。這些人被地方官員選中后保舉進京,經造辦處試用合格后正式錄用。
清乾隆 紫檀有束腰龍紋御案
能進皇宮做工那可是件風光的事情。赴京前各地方政府先發給這些木匠們一筆安置費,在乾隆中期為60-100兩白銀。
進京后,皇家還發一筆安家費,乾隆中期為60兩白銀,并代找住處,大多在距紫禁城較近的皇城根一帶,不住官房的可住民房,也可以帶家眷。這些木匠在皇室做工亦有豐厚的工銀。
乾隆年間,宮中的木匠月銀分三等,分別為六兩、八兩、十兩。如果活計完成得好,還可獲得賞銀或者賞物,這已經是慣例。
賜賞的程序是先由造辦處主管擬賞,根據完成活計的數量與質量好壞,初步擬定賞物或者賞銀的多少,然后再讓皇上去審批。而皇上給的賞賜大多都高于主管的擬賞,以示皇恩。
紫檀荷花紋羅漢床(局部)
如按同期官府部俸祿標準,一個普通木匠的賞銀已高于一個知縣的俸餉,可見皇宮木匠待遇之高。
要知道,當時大名鼎鼎的紀曉嵐,年俸不過180兩白銀。
如果我們按照中等計算,一個木匠月銀8兩,一年便是96兩,加上兩邊安置費,保守估計都在214兩,獎金不計算在內。
清乾隆 紫檀六方亭臺式宮燈成對
工匠在紫禁城內做工,福利待遇也可以說是非常豐厚,每日有午飯一份,若去圓明園做工,則管午、晚兩頓飯。此外工匠每年還可以有回鄉掃墓假,工錢照發,還開銷路費盤纏。
如此待遇,在封建社會的各行業中是少見的。
乾隆皇帝也曾講,皇家的工程是料給值,工給價,表示不占民間匠人的便宜。正因為如此,工匠可以無所顧慮地全身心投入工作,展現出自己的最佳技藝。
紫檀云龍紋四件柜(局部)
但在皇宮內做活計必須得符合清代宮廷的風格,如果不符合或者誤解了旨意,那將會受到責備,甚至不開工錢。嚴重者還有革退的,就是永不錄用。
如果某工匠被革職,那將會連累官方的管理人員一起受罰。
在皇宮里面的關系也是很復雜的,其中就有廣作工匠和蘇作工匠。這兩派是兩種近乎對立的理念,蘇州工匠惜料如金,而廣作工匠卻推崇用料唯精,一木連作。
紫檀雕西洋花紋扶手椅
他們之間的矛盾無法調和,再加上兩地人口音不同,難于交流,所以只能分開做,各做各的,暗中又爭先,使得家具制作的水平達到了中國傳統家具史上的又一個高峰。
在皇家看來,廣作風格的家具更能顯示皇族的威嚴與氣派,所以也更喜歡廣式家具。
在乾隆之前,造辦處“木作”一直依傳統由蘇州工匠把持。
雍正七年(1729年),粵海關監督從廣州挑選羅元、林斌等五名木匠進入造辦處“木作”,這時木作已經是蘇粵共處、營壘分明的局面。
清代廣式家具圖樣
兩派木匠在人事與技術上進行了激烈的對抗較量,廣匠屢屢受到嘉獎在宮內的地位已占優勢。
到乾隆元年(1736年),造辦處正式單獨設立“廣木作”,廣木匠進一步被確定為造辦處家只制作的主要力量,蘇木匠漸漸緣化。之后,宮廷內蘇式風格正式被廣式風格所取代。
蘇作家具在失去皇室官宦市場后轉向平民市場,其風格也受到廣作影響甚至還產生了一種“廣式蘇作”,即用蘇式傳統工藝,而參照仿效廣作的式樣和裝飾風格。
至于宮廷內所形成的“京作”,實際就是以廣木匠為主制作的大體采用廣式風格,在造型、紋樣鑲嵌上更體現皇家氣派的家具。
這樣從宮廷到民間,廣式風格逐漸成為清代家具風格的主流。清式家具風格由此確立。
在乾隆三十年的檔案中就有記錄:一位來自廣東的木匠蕭廣茂,一來就給了在宮中效力多年的工匠們相同的待遇,令許多蘇州工匠羨慕不已。
清乾隆 紫檀雕西番蓮“慶壽”紋寶座
紫檀嵌牙菊花紋寶座
可見廣東木匠在宮中更為吃香。所以,今天能看到的傳世宮廷家具廣式風格偏多,而宮廷家具也多是由廣作家具演變而來的。
由于廣州工匠技藝高超,單設一“廣木作”,全部由廣州工匠充任。所制家具帶有濃厚的廣式風格。
除了“廣木作”外,清宮內務府造辦處的“油木作”、“琺瑯作”也承擔了清宮廣作家具的制作。
掐絲琺瑯蓮花紋冰箱
掐絲琺瑯壽字紋扶手椅
而造辦處的普通木作中,多由江南地區招募優秀工匠,其做工趨向蘇式。不同的是,他們在清宮造辦處制作的家具較江南地區用料要大,而且沒有摻假的現象。
紫檀嵌竹梅花式圓杌
造辦處的優質木材多從廣州運來,一車木料輾轉數月才能運到北京,沿途人力物力,花費開銷自不必說。因此,造辦處在制作一件家具之前,先畫樣呈覽,經皇帝審批后,方可制作。
在造辦處檔案中,經常有這樣的記載:
雍正三年七月十六日員外郎海望傳旨:著做抽長花梨木床二張,各高一尺,長六尺寬四尺五寸,中心安抽屜。用銅做床刷子,高九寸。欽此。
于十九日做得抽長床小木樣一件。員外郎海望呈覽。奉旨:腿子上做頂頭螺角。欽此。
于八月初八海望又奏:為抽長床上刷子應用何樣做等語。奉旨:床刷子做棉的,床面做氈的好,其做床刷應用錦。爾將造辦處庫內錦拿幾樣來朕看,選過再做。欽此。
于初筯日送五匹呈覽。奉旨:深藍色地小菱花錦做床套用。欽此。
于八月二十四日做得二張送往圓明園安放。
皇帝看過圖紙后提出修改意見,準作小樣,小樣制成后再經皇帝呈覽,如有意見繼續修改審批,造辦處家具的制作,通常都要經過這樣的過程。
所以,在造辦處當差待遇雖好,但是風險也大,俗話說伴君如伴虎,要是一個不小心便是砍頭的罪過。
而從家具方面來看,正是這樣的嚴要求,高投入,高強壓,才在明式之外開創出清式家具的獨特審美,和明式家具一起,猶如雙子星座一般,共同將中國古典家具推向了巔峰。
- END -
往期回顧
聲明:公眾號文章部分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搜集,由于網絡素材來源不明,除公眾號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后臺授權。
【提示】正大新聞版權歸屬正大所有,如有轉載,請說明出處